龍生明:心在一藝,其藝必工
- 分類:人才培養
- 發布時間:2021-07-16 18:31
龍生明:心在一藝,其藝必工
- 分類:人才培養
- 發布時間:2021-07-16 18:31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中航電梯,有這樣一個人,將技藝融入工作,以極致、傳承、責任、專注、堅守、創新六個關鍵詞詮釋工匠精神,以匠心成就經典,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他就是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電梯安裝工——龍生明。
“我2001年來到公司,今年恰好19年,我當前人生的1/2都在和電梯較勁兒,我對它比對自己的孩子還了解。”
在中航電梯100余名員工組成的安裝隊伍中,龍生明只是其中普通一員,但他卻是當之無愧的技術核心之一,在他手中,幾乎沒有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
職責之內,他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技藝,為電梯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工作之余,他用心鉆研不斷思索,推動電梯新技術發展應用。“不擇崗位,只談奉獻”,這是龍生明在19年時間里對這份工作做出的莊嚴承諾。
潛心鉆研精益求精
2001年進入中航電梯,龍生明便跟著自己的師傅學習電梯安裝和維保。為更快熟悉上手,他堅持每天做筆記,詳細記錄下電梯安裝、梯形區別、故障維修的難點要點,謹遵規范要求。很快他便在師傅的指導下獨立安裝了第一臺電梯。
2016年,中航電梯生產安裝的電梯數量突破歷史新高。為保證出廠電梯產品質量,公司抽調了一線骨干員工臨時組成調試檢驗組,他作為其中一員,不僅完成了近300臺電梯的檢驗工作,還編寫了《電梯導軌安裝指導書》等指導性文件。
2017年,他被調往質量安全部,主要負責電梯錯件漏件丟件的處理,并為電梯安裝維修現場難點問題提供技術支持。由于很多外省電梯安裝團隊此前未安裝過中航的電梯,安裝過程需要和龍生明隨時連線。對此,龍生明堅持“24小時在線”,即使下班后也保持及時耐心地回復,跟著外省團隊一起“加班”。
創新求變砥礪前行
作為特種設備,電梯的安全與否直接關乎著乘梯者的生命安全。龍生明在熟悉電梯安裝維保的基本業務后,便開始把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了鉆研技術、解決電梯的疑難雜癥上。19載光陰,社會發展,技術革新,時代在變,他也不斷創新求變。
2014年,龍生明研發的“電梯防溜車裝置”,成功避免了因電梯溜車而發生的傷亡事故。該裝置在滿足最新的國家標準要求同時,幫助公司提升了產品競爭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5年,該項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受理。
2014年,公司貴陽廠房試驗塔需要安裝一臺無機房的觀光電梯。這個項目可為電梯潛在用戶提供試乘平臺,幫助公司推廣電梯業務。但該項目技術要求高,難度大,需要工人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施工,既滿足試驗要求又要保證電梯在進行破壞性試驗之后仍具有超高標準的乘坐舒適性。對此項目公司高度重視,再次派出龍生明擔當重任。他則一如既往在項目中發揮所長,大膽實踐,不斷摸索,順利完成任務。
正是得益于他求新求變、刻苦鉆研的精神,19年來,他解決了很多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贏得了“電梯醫生”的美譽。
傳承匠心筑夢未來
在“2019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首屆電梯工程技術大賽”中,龍生明以扎實的技術功底、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表現,以總成績第一摘得桂冠。
“技術,只有傳承才會有更好的發揚。”龍生明總是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輕一代要用自己的所作所為來詮釋工匠精神,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業,而需要一群人來賡續。
每年,公司都會分派不少剛進公司的新人到他組里,龍生明對這些年輕人言傳身教、毫無保留,引導青年員工立足崗位愛崗敬業,他的精神與技能在這些年輕員工中傳承。經他培養的這些技術人員與電梯安裝工最終都成長為可獨擋一面的技術人才,他們汲取前人創造的知識、追蹤最前沿的成果,他們的傳承也必將為未來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工作不分大小,責任同樣重要。責任是一個人的使命,外化于行就是為一件事盡心盡力。而追求極致,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是龍生明的工作座右銘,更是他工匠精神的底色。
- 客服熱線 400-665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