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困人”不可怕!盲目“自救法”才危險
- 分類:新聞中心
- 發布時間:2022-10-31 10:43
電梯“困人”不可怕!盲目“自救法”才危險
- 分類:新聞中心
- 發布時間:2022-10-31 10:43
電梯“困人”不可怕!盲目“自救法”才危險
上上下下的電梯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
這是不是大家平時被困電梯的OS?其實,“電梯困人”并沒有那么可怕,一切恐懼源于未知。
你以為:電梯不安全
實際上:電梯有多重安全保護裝置,非常安全。
第一道防線 鋼絲繩
電梯運行依靠鋼絲繩牽引,理論上一根鋼絲繩就能承受電梯和乘客運行時的重量。為了確保安全,普通電梯都會配備4根以上的鋼絲繩,8根鋼絲繩也不罕見,以鋼絲繩的強度,即便斷裂一兩根,剩下的鋼絲繩仍會牢牢拉住電梯。
(圖源:易梯)
重要的安全控制系統 限速器、安全鉗
限速器是電梯的超速探測裝置,當電梯因下墜等原因導致超速運行,限速器將通過電氣開關切斷電梯的安全回路,進而切斷電梯的系統電源,使電梯迅速停止運行。如果電梯由于重力或慣性仍繼續運行,將觸發類似于汽車剎車裝置的安全鉗,它能將轎廂牢牢夾持在導軌上,從而把電梯穩穩當當地停在正在運行的位置附近。
最后一道防線 緩沖器
即便用光了所有運氣,每道安全保護裝置都失效了,轎廂底坑還裝有緩沖器,能夠減緩電梯下墜的沖擊力,避免乘梯人受到直接撞擊。
當然,電梯的安全保護裝置可不止這些,作為一種成熟完善的運輸設備,它有多種保護裝置來保護乘客??梢哉f,電梯只要正確安裝使用,定期維護保養,發生事故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另外,電梯使用管理非常嚴格,電梯和跳樓機等設備一樣,都屬于特種設備,需實行嚴格監管。生產、安裝門檻都很高,都需要取得國家頒發的許可證;檢驗合格后才能出廠,安裝時要全程監督檢驗,投入使用要辦理特種設備登記;電梯至少每15天就要由專業公司進行維保,每年要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使用超過15年的電梯還要進行安全評估。
你以為:“電梯困人”是嚴重的事故
實際上:冤枉??!大部分“困人”是一般故障,“困人”是電梯對乘客采取的保護措施。
“電梯困人”是指電梯因門鎖回路或安全回路斷開、控制系統失靈或誤動作、供電系統停電以及人為等原因,在正常運行中突然停運,將乘客滯留在轎廂內的現象。
“電梯困人”是電梯系統出于安全理念而采取的一種保護措施,當故障發生時,保護系統會進行自體檢測,一旦監測到某種程度的危險,便會啟動自動停運,防止故障發生或擴大,最大限度保護乘客安全。
電梯停運后,人當然就滯留在轎廂內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電梯困人”。
試想,如果電梯發生故障仍然繼續運行,會對乘客造成什么樣的危害?表面上看,“電梯困人”不是一件好事,但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護乘客安全,因此不必緊張。
大部分“困人”是電梯發生故障的表現
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只有當“困人”時間達到2小時以上,才屬于一般事故。
電梯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運輸設備,維保不到位、零部件老化、使用不規范等都可能導致故障發生,零故障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理性看待電梯故障,有的人一遇到電梯故障就質疑電梯質量有問題,維保偷工減料,而忽略了不文明用梯對電梯造成的傷害。
使用異物阻擋電梯關門,異物不能觸發電梯轎門防夾裝置,電梯關門運行。(圖源: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你以為:被困電梯會窒息
實際上:電梯轎廂內很通透,不會缺氧窒息。
電梯都設有通風孔,轎廂頂部裝有通風換氣裝置,即便通風換氣裝置壞掉了,電梯轎廂和外界空氣也是相通的,乘客并不會因為缺氧而窒息。
很多人被困電梯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通常是遇到突發事件后心里高度緊張所致。
被困電梯怎么辦?
保持冷靜
一旦被困電梯,首先要保持冷靜,調整好呼吸,保存好體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一味緊張而慌了神。
求助
按下轎廂面板上的“電話”鍵與外界聯系,同時按響“警鈴”鍵,以便外界根據鈴聲盡快找到受困位置。注意:有的電梯,通話鍵和報警鈴是同一個按鈕,轎廂內還張貼有電梯維保單位、維保人員電話,也可撥打電梯應急處置電話96196或119。
除此之外,還可以適度拍門呼救,以便及時傳遞出求助信號。
配合救助,以保證安全
在專業人員前來救助時一定要聽從指揮。
切勿強行扒開電梯門
一旦轎廂停留的位置與地面存在錯位,扒門逃生極有可能發生墜入井道的意外,扒門時萬一電梯意外啟動也極有可能發生夾人、剪切等意外。
文章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上海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如有侵權,聯系立刪
- 客服熱線 400-6651-666